小米(1810)第三季業績超預期,單季賣出4180萬部智能手機,按年增4%,收入卻下跌了2%,不過,智能手機的經營利潤大增8成,收入下跌了,賺錢卻多了?主要原因是核心零部件價格下降。
下周一公布第三季業績的小米(01810),今早逆市向好,執筆時是第二大升幅藍籌,按目前15.82元計算,在11月暫飆12.8%,明顯跑贏恒指同期(目前升2.2%)表現。
小米集團(1810) 創辦人兼董事長雷軍在微博與網民互動時表示,由上月31日至今(7日),旗下小米14及14 Pro系列手機首輪銷量逾100萬部。
小米(01810)最近傳出將停用預載介面「MIUI」系統。
日前有傳小米(1810)獲准生產電動車,有內媒報道,從小米供應商獲悉,小米汽車工廠近日已開啟工人招聘,開放了塗裝操作工、電池車間操作工等多個崗位。
小米(1810)董事長雷軍再於微博表示,今(8月14日)晚上7時,將舉辦「雷軍年度演講」,主題為「成長」,為他第4次年度演講。
小米(1810)創辦人雷軍出席武漢大學2023年畢業典禮並致辭時表示,過去幾個月,他花了很多時間學習AI,AI大模型浪潮正撲面而來,要積極擁抱這個全新的時代,同時又勉勵應屆畢業生要相信自己,每個人的人生都有無限可能,同時又更要有一步一步可實現的目標。
小米(1810)正加大在印度當地的製造,以奪回因監管審查加強及競爭激烈所失掉的市佔率。
小米(1810)創辦人雷軍發內部信稱,2023年對於小米而言,是開啟全新發展週期的一年,也是一系列的深刻的變革進入深水區之時,集團正處於全新階段的起跑線上,為未來2-3年的新一輪爆發做好準備。
據內媒引述消息來自小米(1810)多個部門員工報道,小米近期開啟了一輪裁員,而當中涉及手機部、互聯網部、中國部等多部門,並估算整體裁員或達15%,即涉逾5000人。
印度執法當局今年4月以小米(1810)涉嫌通過特許權使用費,向外國實體非法匯款為由,凍結小米資產。
小米 (1810) 創辦人雷軍在社交平台轉載自己接受央視節目《雲頂對話·雷軍》訪問的預告片,並提及自己創辦小米和進軍電動車的初衷。
在巴菲特近日沽售比亞迪(1211)股份之際,小米(1810)則銳意進軍電動車產業。
小米(1810)上周公布中期業績,純利7.99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按年跌95%。
繼阿里巴巴(9988)週二(22日)宣佈加碼股份回購,將回購規模從150億美元增至250億美元(約1950億港元),小米集團(1810)亦公佈回購計劃,以斥資最多100億元不定期於公開市場回購股份。
據《新浪網》報導,小米集團(1810)創始團隊成員、原小米技術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偉星離職,他是小米的12號員工。
小米(1810)今日(28日)低見15.88元,本周累跌14%,創52周新低,並失守2018年上市招股價17元。
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,在中國監管打擊下,中國最富有的10位科企富豪在今年總淨資產蒸發800億美元,幾乎失去總財富的四分之一,創下該指數2012年開始追蹤全球富豪以來的最大年度損失。
2021 第三季全球智能手機市佔率排名出爐,三星以20.8%蟬聯第一名寶座,較第二季增加2%;Apple(AAPL)也憑藉iPhone 13 新機上市奪回第二名,市佔率達15.2%,較第二季增加1.1%。
小米 (1810) 召開投資者會議,董事長雷軍指出,小米造車及團隊各項工作的進展都遠超預期,預計小米汽車將於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。